導語:周一早8點,絕對稱得上是“高富帥”的投行總裁David穿上專業騎行服,戴起頭盔,騎上自行車準時出發去上班。從棕櫚泉公寓騎行約20分鐘,他便來到了位于北京國貿CBD商圈的單人辦公室,換上正裝!拔乙呀泩猿忠徽牝T車上下班了。騎車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和開車相比,騎車顯然也更加快捷。”David說。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踏板動力已經從其鄉土身份中崛起,成為備受中國年輕人推崇的運動方式。而且,這一次,它不再只是一項普通的交通工具,還以奢侈品的形象出現。
自行車問世起成奢侈品
1817年,德國人德萊斯在法國巴黎發明了帶車把的木制兩輪自行車。自行車問世后,不但迅速成為當時歐洲人青睞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一種時尚的標簽,各大奢侈品制造商都生產這種高級定制的奢侈品。例如,1894年英國貴族培生(Pearson)爵士與夫人到紐約旅行時,就送了一輛車把是純銀打制的Tiffany自行車給他的夫人。而中國末代皇帝溥儀更是自行車收藏界“鼻祖級”的人物,不但收藏了20多輛當時最高端的自行車,還鋸掉了很多紫禁城內的門欄以方便騎車。
清末民初,一輛自行車均價在80銀元,相當于今天一輛中檔汽車的價格。1907年,日商在天津開設的加藤洋行為了推銷自行車,推出了分期付款方式,其廣告稱:“以三個月內為限,頭一月付洋30元,第二月30元,第三月20元。若付現洋,每輛75元!边@種促銷方式,可是領先了轎車幾十年。
在歐洲,自行車受歡迎程度僅次于足球,被譽為“有錢人的時尚”,是 “環!薄ⅰ暗吞肌焙汀奥睢钡臉酥。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調查發現,與英國最窮的五分之一人口相比,該國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口平均每年騎自行車出游的路程長度是前者的5倍。
奢侈品大牌都愛自行車
現在,從好萊塢明星到街拍潮人,從總統到平民,經常可以看到他們騎著古董自行車的場景。奢侈品品牌爭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品牌或與其他品牌跨界合作的自行車。
2008年“時尚大帝”Karl Lagerfeld設計了“純手工制作”全黑色香奈兒[微博]自行車。皮革部分采用經典的菱格圖案和雙C標記,價格為12150歐元(約121500元人民幣)。同年,為慶祝北京奧運會,古馳推出了“8-8-2008”限量系列紅色皮革裝飾自行車,售價3420美元(約21800元人民幣);愛馬仕、芬迪、阿瑪尼等也都推出過各具品牌特色的自行車。
汽車制造商無論是寶馬、奔馳還是法拉利[微博]、保時捷,都會在每年推出特別定制的自行車。例如阿斯頓-馬丁和高端自行車制造商FACTOR合作,在2012年推出的SUPERBIKE,全球僅限量77輛,和其旗下超級跑車同名為“One-77”。據介紹,這種自行車全車運用碳纖維制作,并搭載八幅式競速級車胎,同時車內還裝備了一個先進的計算機系統,該系統包含了一系列復雜的傳感器組件,其中有GPS、后輪速度感應器、曲柄位置傳感器等部件。這些儀器能夠為車手提供多達100項以上的數據以供參考,絕對可以媲美超跑,每輛25000英鎊的售價,也贏得了“最貴自行車”稱號。
“奢侈”的定義不僅是價格
“無需汽油,也能享受自由馳騁的樂趣”。這句著名的自行車廣告語的潛臺詞是,它們的消費者是一群有經濟基礎、有獨特生活方式的人。
和其他奢侈品不同,自行車所代表的“奢”不僅是價格本身。它意味著除了買得起一輛好自行車,還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健康體魄,否則就無法享受這項運動所帶來的快樂。
獵奇和獨特性更是富人的消費追求,現在最能彰顯身份的是,車庫里除了放著幾輛超級豪華轎車,墻上還要掛著相同品牌的限量版自行車,同時車上掛著奢侈品牌的定配水杯。
目前,國內高端奢侈品自行車市場一般分為三類:一類是像閃電、Tyrell等專業自行車的生產大家;第二類是豪華汽車品牌開拓的同品牌自行車,如法拉利、奔馳、寶馬、路虎等,這些自行車的售價在3000元~5000元;還有一類是香奈兒、愛馬仕等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生產的單車,后兩者都是靠其品牌效應吸引視線。
品牌推薦 | 更多> |
LOOKBOOK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