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紅果自制劇主辦的“創作引航・光啟新章”短劇行業編劇沙龍在杭州西溪湖畔舉行。百余位編劇代表、行業嘉賓及承制方伙伴齊聚一堂,通過政策解讀、趨勢洞察與實戰經驗共享,為行業提供切實可行的創作解決方案。
雙重激勵政策,激活創作生態源頭活水
過去幾年,短劇憑借“情緒張力強、節奏緊湊”的內容特性實現快速增長。隨著用戶審美持續提升、平臺審核日趨規范、商業化路徑不斷深化,行業已邁入以質量為核心的“精耕時代”。但與此同時,內容同質化、創意難出圈、編劇成長路徑缺失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創作者普遍面臨“寫得好卻推不動”“跟不準風向”“缺乏資源支持”等困境。
在此背景下,紅果自制劇首次以編劇沙龍形式,創造“平臺—編劇—承制方”的三方對話機會,通過各方分享創作和制作中的經驗,增進彼此的理解和協作,共同提升短劇品質,促進產業繁榮發展。
沙龍上半場,紅果自制劇內容團隊首先對2025年上半年的創作數據進行了系統復盤,深入分析了行業趨勢與創作表現。隨后,團隊重點解讀了全新升級的劇本合作激勵政策,特別強調加大對編劇群體的扶持力度——通過專項資源傾斜和制度保障,持續挖掘優秀創作者,激發創作活力,讓“好內容有好回報”,為短劇生態注入持久動能,助力打造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精品短劇。
平臺一直重視培育行業新生力量。為此,紅果自制劇在全新升級的劇本合作政策中,特別面向編劇工作室推出專項扶持計劃,以系統性機制助力新人編劇“入行、成長、出圈”,真正實現從個體成長到生態繁榮的良性循環。
在新政策中,一方面,為鼓勵構建完善的新人培養體系,挖掘具備潛力的創作者加入短劇領域,平臺推出專屬拉新激勵活動,鼓勵工作室引入新編劇并完成有效投稿。
另一方面,平臺設置“編劇成長扶持”獎勵,若編劇工作室引入的新編劇在活動周期內實現等級提升,將獲得相應的階梯式獎勵,以此支持工作室培養新人,為編劇們提供資源與發展支持,鼓勵其創作出更多高質量的作品。
以上兩項激勵政策協同發力,既降低新人入行門檻,也打通上升通道,實現“平臺搭臺、工作室育才”的生態共贏。
共建創作生態,助力創作者錨定方向
“下半年的劇本趨勢會是什么樣?”針對編劇們關心的問題。紅果自制劇結合平臺數據,分享了未來需要的品類方向與優秀內容的創作標準,在內容要求上,需做到情緒流敘事、強卡點設計、設定及情節兼具創新性與邏輯性。
三家承制方代表,從制作端分享選本標準與實操經驗。
秋元影視總制片段鑌認為,在題材選擇上,建議編劇朋友們優先考慮符合豎屏短劇“快節奏、強沖突”特性的新穎題材。他鼓勵題材上的創新突破,例如在現有IP基礎上進行“微創新”,可以嘗試融入一些傳統元素以豐富人物內涵;或將生活中一些真實正能量事件巧妙融入劇情。唯有不斷拓展題材邊界,才能避免陷入同質競爭,真正贏得市場先機。
四月聯盟內容負責人羊駝重點分享了劇本內容質量方面的要求,他認為內容是決定短劇成敗的核心,建議從節奏、情緒、人設三個維度精細打磨。節奏要明快緊湊,開場即能迅速抓住觀眾注意力;情緒設計要精準密集,持續強化張力;人設塑造尤為關鍵,需通過角色的首次出場和第一句臺詞,快速建立鮮明反差,用最短時間立住人物形象。
除了題材和內容本身,宙途文化合伙人圈圈還強調到自己在選本時對數據參考與多方協同的重視。他建議編劇朋友們多關注紅果平臺的用戶偏好和市場數據,同時具備“制作思維”,理解每行文字背后的拍攝成本與執行難度,在創作時兼顧劇本的吸引力與市場落地性,真正實現從好故事到好成片的高效轉化。
平臺標準與制作經驗的雙向結合,構建起從“靈感萌芽”到“市場驗證”的完整閉環。紅果自制劇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類活動,幫助編劇更清晰地了解“什么樣的本子能拍、能爆”,也推動創作從“憑感覺”走向“有依據”,讓爆款不再是偶然的流量奇跡,而是建立在優質短劇方法論的基礎之上。
5小時深度交流,百余位編劇與行業嘉賓齊聚,眾多創作難題逐一破解。 未來,紅果自制劇將繼續以開放姿態,搭建創作者常態化交流平臺,聚焦創作痛點,聯動產業資源,助力創作者精準把握市場脈搏。紅果自制劇期待與廣大創作者及合作伙伴攜手,共同探索短劇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據悉,紅果自制劇多項合作通道均已開啟,編劇、承制方等短劇創作者可在“紅果自制劇”公眾號菜單欄,找到相應合作政策和接入方式。
紅果自制劇首場編劇沙龍活動現場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